中国小将张博源的第三个NCAAoffer像超市赠品般砸向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,这位18岁侧翼球员的简历突然镀上了荒谬的金边。当Veritas Academy社媒用机械的欢呼宣布消息时,球探报告里42.2%的投篮命中率正与食堂菜单争夺关注度。
教练盯着数据表冷笑:"首秀25分?我更想知道他能不能在伯克利图书馆找到空座位。"指尖划过平板电脑时,屏幕上反射出他抽搐的嘴角。美高首秀的六次篮板争夺中,张博源撞翻饮料架的动作比得分更令人印象深刻。
U19世界杯的幽灵数据仍在游荡——Opta统计显示这位2米03的侧翼场均跑动8.5公里,却有三场比赛在最后五分钟化身隐形人。他的抢断数据像过期优惠券,1.4次均值背后是七场被对手晃倒的尴尬集锦。
球迷论坛充斥着黑色幽默:"三个offer够凑桌麻将了?"某退役球星在播客里阴阳怪气:"当伯克利也加入抢购,我仿佛看见超市凌晨的限时促销。"张博源擦拭球衣时颤抖的食指,不知在回应offer通知还是回忆U19赛场上被碾碎的防守。
笔者认为这出录取闹剧完美诠释了当代篮球的荒诞——当42.2%的命中率能换来三所名校青睐,NCAA的球探系统是否该检查视力表?此刻张博源手机里堆积的录取通知,比他在美高赛场的犯规次数更令人瞠目。